更新时间:2021-08-25 17:47:23 作者:admin 来源: 点击数: |
上好“三个课程”,为民服务有“态度”。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集中学习50场次、个人自学36次、研讨深学149人次,引导干警切实把党史教育成效转化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动力,上好为民服务“基础课”。将增强服务意识及提升群众工作能力作为法官培训重点,开展家事审判、审判务实等培训36人次,上好为民服务“必修课”。组织干警100余人开展路口文明劝导,定期到结对社区开展“七清”活动和十类突出“脏乱差”行为整治活动,在志愿服务中践行宗旨,上好为民服务“实践课”。
完善“三项机制”,为民服务有“制度”。完善院领导接访机制,面对面了解群众诉求,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完善司法救助机制,在立案庭开通司法救助立案“绿色通道”,简化司法救助审批流程,打造快速救助模式。完善阳光司法机制,依托四大公开平台,不断拓展司法公开广度和深度,最大限度保障群众知情权。班子成员共计接访12场16人次;司法救助困难当事人2人,救助金额2.28万元;公开裁判文书1444件,公开信息959项,直播庭审514场次,审判流程有效公开率达98.72%。
开展“三大行动”,为民服务有“温度”。开展诉讼服务优化行动,全面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不断优化网上立案、远程立案、云上开庭等功能作用,切实提升诉讼服务品质。开展营商环境优化行动,强化涉企案件执行攻坚,院庭长带队走访民营企业,切实为企业解决难题,传递司法温暖。开展审判质效提升行动,强化均衡结案管理,实质运行案件质量评查,倒逼案件质效提升,有效减轻当事人诉累。共委派、委托、邀请调解纠纷70件,司法确认63件,网上立案1467件;走访重点企业2次;发布均衡结案情况通报24期、评查通报5期。
用好“三种载体”,为民服务有“广度”。以巡回审判为载体,充分发挥人民法庭前沿阵地作用,开展巡回审判300余次、“法治赶场”10余次,确保普法宣传全覆盖。以法律“七进”为载体,常态化开展“百名法官进百村百企”活动23次,广泛开展民法典学习宣传活动,织密普法宣传网。以“互联网”为载体,打造“两微一抖”新媒体矩阵,微博、微信平台推送动态信息380余条,发布自制抖音短视频2条,增强普法宣传声势,营造浓厚法治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