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12-09 11:44:07 作者:方才海、张 进、沈建红 来源: 点击数: |
司法所作为司法行政机关的最基层单位,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宣汉县司法局紧扣中心工作,服务发展大局,进一步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司法行政各项工作职能,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以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为抓手,以提供优质高效法律服务为宗旨,不断推动基层司法行政各项工作向纵深发展,为推进“平安宣汉”“法治宣汉”建设,实现社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了基层法治力量。
一、“亮剑”三线,促进基层法律服务规范运行
下八司法所围绕工作职能,不断推进基层法律服务所规范化管理,为进一步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质量,促进基层法律服务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法治基础。一是设置“警戒线”。通过召开座谈会的形式,进行政策宣讲,签订责任书,进一步传到压力、落实责任。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提高政治站位,保持政治清醒,坚决捍卫宪法法律权威,切实保障法律正确实施。二是亮明“高压线”。规范落实基层法律服务所“三统一”,定期不定期检查指导辖区基层法律服务所档案卷宗和执业情况,开展警示教育,提出整改意见,不断增强法律服务工作者法纪意识。三是划定“水平线”。组织辖区法律服务工作者开展专题业务培训,通过以案学法、案件评查等方式,不断更新法治思维,切实增强知识储备。对优秀者通报表扬,对不合格卷责令整改,营造了浓厚的比学赶帮超业务氛围,全方位提高了执业人员办案能力和水平。
二、两所联动,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南坝司法所以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为依托,联合辖区派出所开展“两所联动”工作,在制度建设、法治宣传、矛盾纠纷化解、区矫正管理等方面深入协作配合,形成了“联调、联管、联宣”的工作模式。一是“联调”化纠纷。在矛盾纠纷化解过程中,“两所”坚持信息互通,纠纷联调,既使当事人加深对法律的敬畏之意,也让其感受到人民调解的人文关怀。今年以来,两所联合调解各类矛盾纠纷案件21件,排查各类不稳定因素20余起。二是“联管”保稳定。以司法所教育监管、派出所权威震慑的配合管理,多措并举确保矫正对象无脱管、漏管、再犯罪现象。常态化邀请民警对矫正对象进行集中培训、心理辅导,严格落实矫正对象身份查验常态化,及时对派出所治安处罚或刑事侦查的矫正对象进行警告或收监。三是“联宣”促和谐。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推行地方党委政府会前学法,全面提升基层领导干部法治意识;依托“法律七进”,联合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切实提高人民群众法治意识和维权意识;坚持把法治精神融入村规民约、家风家训,充分发挥“三治融合”作用,全面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
三、主动作为,助推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普光司法所立足园区实际,积极主动将普法宣传和公共法律服务等职能职责落实到企业一线,着力为园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高效、便捷、规范的法律服务和法治保障,为奋力争创全国“百强县”、勇当达州振兴“主力军”提供坚实法治支撑。一是人民调解免诉累。普光司法所始终把服务企业发展作为重点,积极参与企地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与普光镇人民政府、中石化普光分公司、项目承包商形成了矛盾纠纷化解“四元主体”,以调查、分责、说服、协议、落实“五步调解法”,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减轻企业负担,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二是法律服务控风险。为保障园区企业和员工的合法权益,普光司法所在既有网络服务平台和公共法律服务热线的基础上,积极为园区企业提高免费高效的法律咨询和合法性审查,致力提供优质便捷的法律服务,为企业发展营造了良好法治氛围。三是法治宣传促和谐。普光司法所根据园区企业多、务工人员数量大等特点,深入企业、工厂一线,对《工伤管理条例》《合同法》《民法典》等与企业、职工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进行针对性宣讲培训,现场解答劳动合同、工资待遇、工伤事故赔偿等问题,发放法律援助等公共法律服务宣传资料,切实提高企业职工的法治意识和维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