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依法治市>> 正文

达州市政法机关:创新“三融合三提升”助力依法治市
更新时间:2020-12-15 16:47:04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今年以来,达州市政法机关创新三融合三提升机制,全面助力依法治市,促进了干部群众法治意识、政法队伍业务能力、政法系统服务水平的大提升,以坚实的政法保障护航助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推进“治理+普法”融合,提升法治意识

推进依法治理与新时代普法工作全方位融合,促进干部群众法治意识大提升。扩大法治宣传覆盖面。坚持以法律七进为载体和抓手,围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等主题,结合重要时间节点,广泛开展法治集中宣传教育活动信息1000余次,对外发布疫情防控宣传报道3000余条,协调通信营运商推送平安建设公益短信800余万条。《达州政法三防三治践行疫情不退,我们不退承诺》等先进经验做法被人民日报、新华社、学习强国、法制日报等主流媒体转发刊载。增强典型案例警示性。侦办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案件10起,恶势力犯罪集团案件39起,恶势力团伙案件36起,九类涉恶案件943件。依法打击传播虚假涉疫信息、非法经营医用口罩、拒不执行紧急命令等涉疫违法犯罪案件231619人。提升重点人员教转率。加强肇事肇祸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和服务管理,发放以奖代补专项资金0.3亿元,推广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专项保险,有效防范化解社会风险隐患。加强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推动建立社区矫正中心,社区矫正期间再犯罪率0.07%,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达川区深入探索市域治理中反邪教治理新途径,省内多地来达调研学习。

二、推进“治理+改革”融合提升业务能力

推进依法治理与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全领域融合,促进政法队伍业务能力大提升。强化科技支撑体系。推进综治中心与便民服务中心同步规划、同步建设,与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协调中心、信访接待中心一体化运行,与公安指挥中心、城镇管理中心数据互联互通。累计投入经费3.2亿元,建成雪亮工程监控探头4.2万余个,推进雪亮”“天网”“慧眼工程三网合一。分层分级组建群众服务微信群2.5万余个,覆盖群众300万人以上。在大竹县建成川东北首家县级涉案财物管理中心。通川区小北街试点智慧社区治理被评为四川省政务大数据应用赛十佳案例。强化政法队伍建设。调整配备市、县政法部门领导班子成员30名,县(市、区)政法委书记5名、副书记18名。配齐配强乡镇(街道)政法委员,探索在村(社区)两委内设治保委员。全市101名派出所所长、335名社区民(辅)警进入同级党组织班子,提前完成森林公安体制调整工作。组建政法系统专家人才库53人。开办达州政法大讲堂”2期,不断加强政法干警、政法委员、综治委员、网格员培训。《达州市政法队伍培训办法多》在《长安》杂志刊登。创新社会治理体系。制发《达州市争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实施方案》,创新“385”推进模式,完成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全面布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行“1+6”蜂巢式社区治理模式,创新开展派出所+司法所+综治中心联动融合,打造公调对接的升级版,织密织牢基层矛盾化解网络,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风险不外溢、矛盾不上交

三、推进“治理+保障”融合提升服务水平

推进依法治理与政法机关服务保障发展全流程融合,促进政法机关服务大局的能力和水平大提升。全面加强社会风险防控。在全省率先制发《关于充分发挥政法机关职能作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发动政法战线全面参与疫情防控,创新联防联治、群防群治、自防自治工作法,在全国范围内喊响疫情不退,我们不退的战斗口号。积极预警预判预防社会稳定风险,未发生在全国、全省有重大影响的涉稳案(事)件。完成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295起,防范化解风险点8714个。深化重点行业专项治理。持续开展十大乱象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创新渠江流域砂石资源开采市场运行机制办法,依法整治火车站等重点区域非法载客乱象,对突出问题挂牌整治。创新开展不孝行为依法治理专项行动,妥善化解农村老人赡养纠纷688起,以法治手段助力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开展防范打击侵害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关爱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专项行动,批捕2436人,起诉1922人。罗某某利用医生身份强制猥亵未成年女学生案入选全省法院典型案例。服务保障重大项目建设。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万达开统筹发展示范区国家战略,开展相关政法服务保障专题研究,签署《关于提升区域一体化政法工作协作水平服务保障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建设框架协议》,积极构建区域统筹协调发展新格局。建立政法领导干部定向服务联系重点园区机制,开展涉企案件专项执行活动和达州市政法机关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十大典型案例评选活动,全力确保达钢搬迁暨市第二工业园区建设顺利推进。《政法机关保障服务达州市第二工业园区建设的思考》入选全省法治实践创新课题。

分享到: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Copyright @ 2008 sfj.dazhou.gov.cn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单位:达州市司法局 达州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办公室 版权所有 
电话:(0818)2121341 地址:达州市西外新区永兴路2号市政中心11楼 E-mail:dzssfw@dzssf.gov.cn
公安备案号51170202000231   网站标识码:5117000017  蜀ICP备2021019136号
(浏览本网主页,最佳分辨率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