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0-03-20 15:24:38 作者:市委依法治市办秘书科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
【战“疫”特辑】
达州市市场监管系统合力打赢疫情防控价格保卫战:为打赢疫情防控价格保卫战,达州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以“保供稳价”为己任,聚焦民生,快速行动,重拳出击,从严惩处,多措并举持续加强价格监管,确保全市疫情期间防疫用品和重要民生商品市场价格稳定。强化告诫提醒。通过发放价格提醒告诫书、召开提醒告诫会、约谈重点经营单位等形式,告诫提醒各经营者严格遵守《价格法》等法律法规,积极落实主体责任,自觉维护市场价格秩序。截至目前,制作LED宣传标语500余幅,印发和张贴《通告》等宣传资料40000万余份,印发《价格提醒告诫书》5569份,对28家商场、超市、药械经营单位和猪肉经营企业负责人进行走访约谈。强化执法办案。从1月24日开始,全市市场监管系统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按要求对辖区内所有药店、农贸市场、超市等市场主体进行巡查,重点检查粮油菜肉蛋奶等生活必需品及口罩、消毒用品、抗病毒类药品的价格,严厉打击囤积居奇、不按规定明码标价、价格欺诈、哄抬涨价等扰乱市场的违法行为。截至目前,共检查超市5247家次,农贸市场2785个次,药店6983家次,责令整改145家,受理群众价格咨询、投诉和举报633件,立案查处32件价格违法案件。强化消费维权。及时发布消费提示,提醒市民如发现价格违法行为,可保留相关票据等证据并拨打12315热线进行维权。加强应急值守,确保12315热线24小时畅通,依法受理群众投诉举报,安排专人负责接收、转办、督办涉及价格违法问题的投诉举报,坚持快接、快查、快结、快反馈。截至目前,共接收口罩、消毒用品、猪肉等方面价格类举报案件633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81.80万元。
全市检察机关助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全市检察机关精准实施内控外防,充分履行检察职能,助力打好疫情防控攻坚战、阻击战。开展宣传动员,凝聚疫情防控检察合力。坚持疫情防控与宣传动员同步推进,制定宣传方案,严格审核,优化宣传载体,通过检察自媒体、“两微三端”等新媒体,重点推送疫情防控知识、相关法律知识和重要通知公告。截止2月10日,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今日头条发布信息90余条,被四川法制报、达州日报、达州先锋等省、市主流媒体转发3条。履行检察职能,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切实找准助力疫情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切入点,充分发挥“四大检察”职能。市检察院联合市中级法院、市公安局等部门联合下发《关于依法严厉打击涉及新型肺炎疫情防控违法犯罪的通告》,组建涉疫案件工作专班,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全市检察机关依法严厉打击疫情期间扰乱社会秩序、妨害疫情防控等违法犯罪行为。刑事执行检察部门统一开展监狱、看守所疫情防控监督检查,督促监管场所做好进入管理、消毒清洁、定时检测、控制外来人员等工作。公益诉讼检察部门主动作为,对野生动物交易、生鲜食品检疫等相关领域开展重点检查,督促相关行政机关依法履职。强化内控外防,确保日常工作有序推进。建立人员动向每日统计、机关每日消杀、午餐分餐配送、周末带班值班等系列制度,确保日常工作有序推进。刑事检察部门认真学习、严格落实高检院《关于在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间刑事案件办理有关问题的指导意见》,积极探索利用信息技术办公办案新模式。宣汉县检察院与法院、公安建立法律文书网络送达渠道,纸质卷宗消杀毒机制,案件线上研究平台,确保办案质效不打折扣。
大竹县法院“四网”发力强化诉讼保障: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大竹县法院充分利用互联网开展工作,有力保障了疫情期间诉讼服务顺利进行。“公开网”及时高效。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关于疫情防控一级响应期间相关审判执行工作的通告》《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期间诉讼服务和申诉信访工作的通告》,确保群众知晓防控期间诉讼工作安排及庭审相关事宜,及时回应群众关切。“立案网”快捷便利。利用“两微一端”平台发布网上立案及移动微法院使用方法,专人接听12368诉讼服务热线电话,积极引导群众通过邮寄、“四川法院网上诉讼服务中心”(电脑端)、“四川微法院”小程序(微信端)办理诉讼相关业务。2月3日至24日期间,立案24件,网上立案率100%。“庭审网”稳妥安全。充分发挥“微信调解室”“网上法庭”作用,全方位推进“非接触式”庭审。各方诉讼参与人在庭前经“四川微法院”实名认证,通过微信视频庭审系统核对双方身份、进行法庭调查、举证、质证、法庭辩论、最后陈述等。疫情防控期间,远程开庭审理案件8件,调解成功案件18件(网上调解4件,线下电话等方式调解5件,调解后撤诉9件)。“执行网”快速有力。疫情期间,诉讼当事人和代理人通过网上诉讼服务平台、“四川微法院”等办理执行立案申请、执行申诉信访,执行指挥中心与县不动产登记中心联合实行非接触办理不动产查封、冻结等业务。截至目前,已非接触式办理2件,立案财产刑执行案件147件,集中查控冻结案款7.5万元,通过电话、微信督促被执行人履行或组织执行和解8件,履行案款45万余元,并为一名新冠肺炎隔离医学观察申请执行人先行发放10万元执行款。
开江县开通“法律服务绿色通道”护航疫情防控:开江县充分利用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优势,开通疫情防控“法律服务绿色通道”,积极主动为人民群众提供全业务、全时空的法律服务。优化窗口法律服务。法律援助窗口全面梳理涉及疫情的法律援助案件,严格审核办理,为参与疫情防控的医务工作者、军人、志愿者群体以及农民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开辟“绿色通道”;公证窗口进一步简化办证流程,采取电话预约、网上办理、邮寄送达等方式做好公证服务。各窗口在提供法律服务的同时,向群众宣传疫情防控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延伸触角法律服务。各公共法律服务站室工作人员坚持轮班值守,保证手机24小时开机,确保第一时间接听电话解答问题。村(社区)法律顾问主动作为,宣传疫情防控法律知识,为村民(居民)提供法律服务,积极做好疫情防控矛盾纠纷排查,优先调处涉疫矛盾,及时有效化解纠纷,维护基层社会稳定。线上远程法律服务。大力宣传推广“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四川法网平台、手机APP等线上服务方式,引导群众通过网络、手机等线上方式寻求法律服务,尽量减少人员聚集接触。落实值班律师接听法律服务热线,落实专人办理网上法律业务受理审核。截至目前,开江县共受理答复法律咨询服务1200余人次,网上办理法律业务25件,化解矛盾纠纷60余件,为人民群众提供了优质、高效、便捷的公共法律服务,打通了法律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万源市四措并举助力疫情依法防控:为依法打赢疫情防控战,万源市学有效采取“防疫”“抗疫”“战疫”“治疫”防控措施,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强化干部防“疫”学法。为确保疫情防控各项工作依法科学有序,及时制发《万源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法律法规司法解释摘编》,严格要求各乡镇、各部门以会前学法、会后自学、微信、学习强国等线上平台学法、违法违规典型通报等形式组织干部职工学习疫情防控相关法律法规。抓好群众抗“疫”普法。一是利用普法抖音、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网络普法。各级媒体累计刊载万源市法治外宣稿件138篇,浏览量达200万余次,录制各类普法短视频16期,短视频累计播放量达200万人次;二是利用社区网格员、普法宣传车流动宣传。制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之法律知识30问答》音频、《疫情防控司法解释摘编》宣传册,组织300余辆改装流动宣传车、371个行政村“村村响”滚动播出;三是坚持以案释法。各乡镇挎包宣传队已开展疫情防控基层微宣讲10.7万余场次,实施疫情防控各种志愿服务活动20余万次。提升了群众自觉履行疫情防控义务、主动配合工作的责任感和法治意识。规范市场战“疫”执法。针对散布谣言、哄抬物价牟取暴利、扰乱市场秩序等违法违规行为,万源市公安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综合行政执法局等重点市场监管部门不断强化市容秩序管控工作,及时出台了《关于依法严厉打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十四种违规违法行为的通告》,加大违法违规行为惩处力度,加快违法违规案件办理效率。截至目前,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整治占道经营行为161起,暂扣水果车3辆,整治户外广告5起,整治违规露天焚烧1起,整治违规吊挂1起,整治违规占道堆放2起。市公安局、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查处1起违规高价售卖口罩案件,保障了我市经济社会秩序健康稳定。提升法律治“疫”服务。疫情发生以来,万源市第一时间成立了合法性审核、重大行政处罚案件指导、重大行政复议案件指导、重大矛盾纠纷调处指导、法律服务应急等5类法治专业小组,全程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为全市疫情防控提供专业、精准、高效的法律服务。截至目前,已审核万源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起草的公告、通告14件,提出修改建议20余条;梳理县级政府在应对公共卫生事件I级响情况下有权采取的行政措施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