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政协五届五次会议第096号提案 办理情况(A)的函

发布日期: 2025-10-31 11:22:57

李蓉委员:

您在市政协五届五次会议提出的《关于构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优化园区法治环境的建议》(第096号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函告如下:

一、我市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基本情况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我局牵头狠抓实体、网络、热线平台建设,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平台、网络平台全部建立,基本建成了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我局先后被中宣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表彰为全国依法治理创建活动先进单位,被司法部表彰为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先进集体、法律惠民生、扶贫奔小康品牌活动表现突出单位、全国法律援助先进集体,全国八五普法中期评估表现突出集体。

一是加强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建设。建成市县两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9个,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200个,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2283个。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工作站(室)建成率达100%。已在重点工业园区设立公共法律服务站8个,整合法律援助、律师咨询、公证办理、人民调解、法治宣传等职能,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办理模式,实现一窗通办。采用互联网 法律服务模式,提供法律咨询、预约服务,减少企业跑动次数。定期开展法治体检”“送法进企业等活动,组织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公证员等公共法律服务人员走访园区,提供合规指导、风险排查等服务。

二是加强公共法律服务队伍建设。建立平台服务队伍。从市本级律师服务机构中组织专业律师从事12348热线平台值班,设置专家坐席,实现了法律服务平台从业人员专业化。建优专业人才队伍。聘请18名优秀律师、2名高校教师,组成市委市政府外聘法律顾问团,选聘47名由热心法治宣传工作的职能部门领导、法治业务骨干,政法机关、行政执法部门工作人员,部分律师、公证员和院校、党校、行政学院具有丰富法学教学经验的教师组成的普法讲师团。选聘215名具有法律、医疗卫生、交通事故等专业知识人员组成人民调解专家库。选聘149名德高望重、专业知识精深的金融、建工、涉外、知识产权等领域法治人才组成仲裁员库。建设多元法律人才库。将全市815名法治专业人才分级分类纳入公共法律服务业务人才库,为推动达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三是加强园区公共法律服务站建设。目前,我市已建立8个园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均同步建立服务企业微信群,其中有4个园区公共法律服务站已建有线上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可及时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举办依法治企工作会暨法治大讲堂,选树诚信守法企业企业法治带头人,示范引领园区企业、高管、产业工人把法治素养提升贯穿生产经营始终,持续提升依法经营、合规发展能力,法治护航助力园区企业。

四是加强普法宣传教育。我市将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普法宣传写入达州市八五普法规划和人大决议,出台法治达州一月一主题活动,统筹相关部门开展 优化营商环境——法治宣传进机关、进企业、进市场等专项活动。组织专业法律团队深入企业,通过设置法律咨询台、发放宣传资料、现场解答疑问等方式,宣传市场监管、消费者权益保护、公平竞争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引导商户诚信守法经营,共同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同时,为企业负责人和员工提供一对一的法律咨询服务,解读劳动合同、知识产权保护、投融资等方面的法律知识,帮助企业防范法律风险,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五是加强困难群体法律援助工作。畅通绿色通道。依托全市8个法律援助中心,200个乡镇(街道)法律援助工作站,将园区困难群体法律援助纳入全市法律援助全域通办范畴,提供就近办、马上办服务,对企业农民工、困难职工申请的劳动报酬、工伤赔偿等案件,直接纳入三优服务范围,简化经济困难证明审核流程,实现申请即受理、受理即指派。强化群体性案件处置。建立农民工讨薪等群体性案件快速响应机制,与人社、工会等部门联动,对线索明显、事实清楚的案件,提前介入调解,对需要法律援助的,组建专项服务团队上门受理,同步开展法治引导,避免矛盾激化。

六是加强涉企法治体检服务。市县两级司法局组建了企业法治体检服务团,服务重点民营企业。全市每个律师事务所都组建了一个法治体检团队,负责为至少5家民营企业提供法治体检服务。全市遴选了195名有丰富执业经验的律师组建了40支法治体检服务团。2024年为200家企业开展免费法治体检,出具法律风险诊断报告12份,发现公司治理、合同管理等方面问题56个。

二、关于提案的落实情况

(一)关于您建议打造公共法律服务平台的问题。针对您的建议,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一是深化数字赋能,提升智慧服务水平。升级线上平台功能,对企业法律风险进行自检,通过智能算法对企业的合同管理、劳动用工、税务筹划等方面进行风险评估,并生成合规报告和改进建议。二是优化服务供给,增强精准性。建立企业需求清单,按行业定制法律服务包,提供差异化解决方案。三是依托企业法治体检服务团,为重点项目提供全生命周期法律支持。

(二)关于您建议建立公共法律服务队伍的问题。针对您的建议,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一是充实园区公共法律服务站队伍。从全市律师队伍中筛选精通经济法、合同法、公司法、劳动法等专业的优秀律师充实到公共法律服务站队伍,制定严格的筛选标准,综合考虑律师的专业知识、实践经验、职业道德等因素,确保入选律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二是优化法律服务响应机制。针对园区企业生产经营发展方面的法律服务需求,设立专门的快速响应通道。企业可以通过电话、在线平台等方式提出需求,确保在第一时间接收到企业的诉求。三是加强交流合作。组织律师与企业管理人员开展交流活动,鼓励律师深入企业了解实际经营情况,为企业提供更加贴合实际的法律建议和解决方案。

三、关于您不断创新普法宣传方式的问题。针对您的建议,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一是优化升级达州市智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开展法治体检专栏,企业可以直接使用小程序进行法治体检预约功能,对企业法律风险进行自检,通过智能算法对企业的合同管理、劳动用工、税务筹划等方面进行风险评估,并生成详细的合规报告和改进建议。提供企业法律文书模板库,涵盖各类合同、章程、声明等常用文书模板,方便企业参考使用。二是及时开展涉园区企业普法宣传。发布涉园区企业相关法律知识视频、图文文章、情景短剧、普法动态信息等多样化普法产品;建立涉园区企业普法内容库,实现资源的统一管理和共享利用。

四、关于您开展法治宣讲三进活动的问题。针对您的建议,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一是建立完善三进活动长效机制。制定《法治宣讲三进活动实施方案》,设立法治宣讲日,固定在每季度第一个月举办一次主题法治宣讲活动。二是深化订单式普法服务。优化普法菜单,新增数据合规、跨境电商等新兴领域课程,制作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指南。三是加强法律明白人培养。实施法律明白人培养计划,1家企业至少1名骨干参加系统培训,培养2名员工成为法律明白人

五、关于您建议做好困难群体法律援助的问题。针对您的建议,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一是深化绿色通道服务。扩大免经济困难审查范围,将农民工和困难职工等群体讨薪、工伤维权案件纳入免审即援范畴,简化申请手续。 二是强化群体性案件快速响应机制。建立欠薪预警系统,联合人社部门监测企业工资支付情况,对高风险企业提前介入,避免欠薪问题恶化。三是提升精准普法与维权能力。在企业、社区培养法律援助联络员,帮助困难群体收集证据、规范维权。

六、关于您建议组织开展巡回法制体检的问题。针对您的建议,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一是扩大服务覆盖面。2025年完成200家中小企业法治体检,培育200名企业法律明白人。将重点企业、重点项目专精特新企业等纳入重点服务对象。在每个工业园区通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开展法治体检。二是深化专业服务。开展一企一策服务,针对不同发展阶段企业需求,提供个性化法律服务方案。建立企业法律健康档案:实现体检结果电子化管理和动态更新。三是完善工作机制。建立体检-整改-回访闭环机制,对体检发现问题建立台账,定期回访整改情况。推行法律顾问模式,鼓励体检企业与律师事务所建立长期服务关系。定期发布涉企典型案例,编制《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指引》。

最后,再次感谢李蓉委员对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的关心、关注和大力支持!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吸收您的宝贵建议,落实工作重点,创新工作形式,保障公共法律服务供给能力稳步提升。

 

 

达州市司法局

2025731

(联系人:公共法律服务科  唐渠北;联系电话:214614313659060997



主办单位:达州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蜀ICP备2021019136号 网站标识码:5117000017
公安备案号5117020200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