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03-15 15:48:46 作者:admin 来源: 点击数: |
达州市公安局
关于2020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2020年以来,达州市公安局紧扣全市经济总量“冲刺4000亿”、城市规模“建设双300”、加快实现“两个定位”、奋力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城市这一战略目标,牢固树立法治思维,增强法治意识,认真谋划公安机关如何更好保障服务全市战略目标的实现。
一、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一)依法防控新冠肺炎。市公安局联合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等7部门印发《关于依法严厉打击涉及新型肺炎疫情防控违法犯罪的通告》,制定《达州市公安局“九个一律”依法从严打击妨害疫情防控违法犯罪的公告》,建立涉疫案件提级审核工作机制,全面监督指导全市涉疫案件办理,在万源市局推动涉疫刑事案件速裁快判机制,确保涉疫案件办理质量和违法犯罪打击质效。针对当前依法严厉打击涉疫谣言、利用疫情非法经营、售贩野生动物等违法犯罪行为在打击处理、事实认定方面,与法、检两院积极沟通衔接,达成共识。结合“七五普法”“法律七进”等工作,切实开展“防控疫情、法治同行”专项宣传活动,深入学校、社区、企业等开展防疫知识宣传活动10余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3000余份。
(二)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抓好公安部60项和省厅15项服务措施及《全市公安机关保障和服务达州经济高质量发展20项措施》的落地落实。全面推开典当、旅馆、公章刻制等“证照分离”改革;进一步梳理权责清单,坚持“应放必放、应简必简”原则,下放审批权限、简化审批程序;完善娱乐场所和特种行业、保安服务业、民用枪支弹药从业单位、爆破作业单位、网吧等涉企“双随机、一公开”随机抽查事项清单。
(三)深化“放管服”改革。上线四川公安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开通公安审批服务“网上办”;按照“应进必进、应简必简、应放必放”原则,将157项公安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全部入驻市县两级政务中心集中办理,以“全科入驻”实现“一门通办”,企业群众办事提供材料减少30%;政务审批服务的政策咨询和资料预审延伸到全市131个派出所,逐步实现公安政务服务“多点可办”。20项公安交管改革工作全面落实;开通互联网全程网上预约办理户政业务,户籍城镇化率上升5.51个百分点;建成10个出入境24小时自助服务区;全省公安机关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创新活力15项措施全面落实。
二、不断提升制度建设质量
(一)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严格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规范性文件管理要求以及《达州市公安局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
(二)严守行政决策法定程序。深入贯彻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市公安局明确法制支队对全市公安机关重大行政决策、规范性文件、对外合同协议、作出行政处罚的行政案件等事项进行法治审核。
三、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一)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确定2020年为全市公安机关“办案质量提升年”,出台《达州市公安机关提升执法办案质量工作方案》,紧紧围绕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三个效果”,严把案件事实关、证据关、程序关、法律适用关“四关”, 每个案件达到事实清楚、证据充分、定性准确、手续完备、程序合法的质量“五个要求”,深入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落实落地。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与纪委监委的衔接机制,定期向纪委监委移送执法过程中发现的线索。严格执行行政裁量标准,深入推进行政执法均衡裁量系统的运用,以科技手段规范自由裁量标准。10月,达州市公安局自主研发的“行政处罚均衡量罚系统”被省厅采用,作为建设蓝本在警综平台上线运行“四川公安行政处罚均衡量裁系统”。
(二)加强行政执法监督。严格按照司法局工作要求,对行政处罚案件在全市统一行政执法信息公示平台进行公示。深入贯彻落实新修订的《四川省行政执法监督条例》, 3月31日,市局召开第五届党风政风警风监督员聘任仪式,聘请了48名监督员。建立完善执法质量考评机制,每季度对全市办理的行政案件进行随机抽查考评,并将考评结果进行全市通报,对评分低于60分的对相关责任人进行约谈。今年,市公安局选送1件行政案件参与司法局开展的行政执法典型案例评选。
四、严格行政权力规范透明运行
(一)自觉接受监督。认真落实政府机关依法出庭应诉工作,筹备召开法检公联席会议,制定联席会议方案送局主要领导审签,并主动向市中级人民法院、市检察院、市司法局等单位征求会议议题。目前,会议筹备已经进入尾声,会议将在近期召开。
(二)深化政务公开。认真执行政务公开标准,对于交通管制、烟花爆竹禁燃禁放等政务信息,及时在门户网站进行公开。
五、依法有效化解行政争议
(一)建立健全纠纷化解机制。落实矛盾纠纷多远化解机制要求,基层派出所持续落实司法调解驻所制度,强化司法调解、人民调解与治安调解的良性互动,及时解决矛盾纠纷苗头。落实领导干部接访制度,市局班子成员定期在市局接待群众来访,增强信访化解力度。今年以来,市局领导接访50余次,接待群众20余名,化解信访事项10余个。
(二)依法开展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工作。严格依法规范开展行政复议工作,今年以来,市公安局受理行政复议案件6件,均依法在规定时限内办理,未发生一起因行政复议工作的二次复议或行政诉讼。加强行政应诉工作,今年以来,市公安局严格按照工作要求,出庭应诉3次,均由局领导出庭。
六、积极推进城乡综合治理
加强宪法学习宣传。每年制定《达州市公安局“送法下基层”工作方案》,深入开展“法律七进”工作。今年,达州市公安局深入社区、学校、企业、农村、寺庙、机关等场所开展送法活动50余场,接受法治宣传群众100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30000余份,摆放宣传展板200余块。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组织市局刑侦、交警、经侦、治安、网安、禁毒、食药环、反恐、法制等部门开展宣法活动50余次。深入推进宪法宣传,在积极参加市政府“宪法宣传周”活动基础上,结合“党员活动日”在市局机关组织全局基层党支部深入开展宪法学习。同时,深入安云乡佛岩村、复兴社区、达州铭仁园学校等地开展宪法宣传。
七、强化法治政府建设保障
(一)坚持领导带头。及时按照市司法局要求向市委常委会及市政府常务会提出学法建议,并认真筹备集中学习。市局领导定期召开中心组学习会议,认真落实学法计划,坚持学用结合,带头尊法守法爱法护法,在市公安局营造了良好法治氛围。今年以来,市公安局召开中心组学习会10余次,学习各类法律法规、中央政策、省市重要文件80余个。
(二)落实工作责任。适时调整市公安局法治政府建设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严格落实工作报告制度,及时报告工作进展,定期报送工作总结。
(三)开展总结评估。主动接受市政府对市公安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督导评估,积极整改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工作中的先进经验。今年,达州市公安局办理的两起刑事案件被评为“达州市十大法治事件”,自主研发的“达州公安行政处罚均衡量罚系统”被评为“达州市十大创新实践案例”。
八、下步工作
(一)认真谋划。主动谋划接下来一个阶段的工作重点,积极强化公安业务工作和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有机结合,将法治公安建设融入到法治政府建设中去。
(二)坚决落实。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对标法治政府建设任务分工和验收标准,坚决贯彻落实到位,
(三)及时总结。在工作开展中认真梳理总结亮点特色,及时与市司法局沟通汇报,力争创新可推广可复制的法治政府建设先进工作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