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23 10:45:17 作者:admin 来源: 点击数: |
一、2021年度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示范推动解决业务与法制结合不紧问题
2021年3月,我局深度聚焦“业务与法制结合不紧”问题,全面梳理排查了在过去的业务流程中与法律法规等要求不相符的内容,形成了问题整改清单。同时,我局认真剖析业务与法制结合不紧的问题症结,查找了根本原因,秉持“能够改的马上改,需要改的必须改”原则,列出了具体的改进方法和举措。2021年7月,根据三定方案、问题整改清单,以内设部门、岗位设置为基础,以法律法规为遵循,我局建立了法治台账、岗位导图,并将台账上桌、导图上墙、读本上手,使账图成为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系统履行职权的操作指南和培训资料,促进了业务与法制的深度融合和紧密相连。
(二)进一步推动行政裁决工作
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党对行政裁决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组织领导,把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法治轨道上推进自然资源权属争议行政裁决工作。2021年1月对新《土地管理法》中涉及行政裁决的条款和《土地权属争议调查处理办法》进行了专题学习。2021年2月,梳理完善了本部门行政裁决事项,形成了行政裁决事项清单并于2021年6月向社会进行了公布。同时依托“6.25”土地日,门户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新技术,大力宣传行政裁决制度的优势特点,不断提高其在人民群众中的知晓度,鼓励引导人民群众通过行政裁决化解有关矛盾纠纷。
(三)重创新求突破,纵深推进深化改革
1.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以优化营商环境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为重点,着力整合规划和用地审批“多审合一”“多证合一”功能,通过整合流程、精简材料、完善体系,切实压减审批时间,用实实在在的改革成效为企业减负担、添活力,不断提升企业满意度和获得感。
2.全力推进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继续推行信息化“一窗受理”平台在各县(市、区)全面上线运行,不动产交易、登记、缴税实现“一窗受理,并行办理”。2021年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共受理登记簿11.3万件,发放不动产证书3.5万本、不动产登记证明6.5万张、电子证书4.6万本、电子证明6.7万份。
(四)增添措施,强力整改
我局制订了《达州市耕地保护管理突出问题自查整改工作方案》《达州市土地整治项目自查整改工作方案》。全力做好永久基本农田核实整改补足工作。2021年上半年入库整理项目5个,建设规模 52811.4亩,预计新增耕地3908.66亩;验收土地整理项目15个,新增耕地占补平衡指标11847.48亩。
(五)夯实基础,保障民生
我局强力推进农村房地一体确权登记工作,2021年5月底已全面完成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住房46574户办证工作、登记率100%,同时颁发到户46307户、颁发率99.43%;全市农村房地一体确权登记权籍调查、资料收集等外业工作全面完成,正开展应发证宗地数1128894宗的地籍数据建库和登记数据建库工作,目前已颁发491134户不动产权证、新证发证率44%。
(六)化疑解难,提升满意度
近年来,我市房地产市场在快速增长的同时,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出现了延迟办证、项目“烂尾”、老旧小区涉访涉诉占比居高不下等问题,给社会稳定和谐带来了一定影响。为解决购房群体反映强烈的不动产登记困难问题,切实维护老百姓合法权益,我局根据不动产登记遗留问题处理工作领导小组的要求,将不动产登记遗留问题的处理纳入了专项整治,坚持以问题导向,按照“办理处理分离”原则,明确了办理流程和处理措施。截至目前,市中心城区共办理不动产首次登记118个(市本级64个、通川区17个、达川区35个、经开区2个),已办理分户登记2万余户。解决非办证问题3个(海容生活广场、城市米兰、西金大厦)。解决遗留问题的举措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衷心拥护,群众多次送锦旗致谢。
(七)强整改重监督,法治建设再提速
扎实推进依法决策和民主决策,完善了党政法律顾问制度,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行政决策必经程序。让“依法决策、依法办事、依法维权”成为新常态。依法办理复议应诉,2021年我局被提起行政诉讼案件33件,同比2020年下降15%。审理结果胜诉率100%,领导干部出庭应诉率100%。
(八)严格规范执法、坚持依法行政
我局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加强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健全了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重视对行政执法责任的落实,逐级签订了行政执法责任书。2021年初,结合全市实际,印发了《达州市自然资源执法监察动态巡查工作实施办法》,全面落实“四级”巡查责任制。
(九)积极开展重点领域行政执法问题专项监督
根据国家、省违建别墅问题清查整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和相关政策要求,全市共清查建设项目714个,土地面积2005.43亩,建筑面积1799182.64平方米。在“大棚房”和重点区域违法违规占用国家资源挤占生态空间问题清理整治“回头看”工作中,全市共清理排查“大棚房”问题51宗,面积233.91亩,重点区域违法违规占用国家资源挤占生态空间问题清理整治涉及图斑21个,总面积216.16亩(其中耕地面积132.89亩,基本农田3.66亩),截止目前,已全部完成整改。
二、不足和原因
(一)对依法行政重视不够
个别地方存在重行政效率、轻法制,重实体、轻程序的现象,严格依法办事的行政理念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学用结合不紧密
对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业务知识学习还不够深入,不够系统全面。
三、2021年度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情况
(一)加强党对自然资源法治建设的领导
1.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我局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党组中心组重点学习内容,纳入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系统“八五”普法和“法律七进”的重要内容,并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自然资源法治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持续推进全市自然资源法治建设迈向更高水平。
2.健全党领导全面依法治市制度和工作机制。继续推动班子成员落实法治建设“一岗双责”,强化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健全完善任前考法、年度述法、法治档案和法治建设成效考察考核考评制度。根据《达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021年法治建设工作要点》安排,截止2021年12月底,局党组书记在中心组、党组会、办公会带头学法共计15次,班子成员集体学法11次,全局干部职工集体学法9次。
3.加强党内法规工作。牢固树立“执规是本职、执规不力是失职”的理念,坚决贯彻省厅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以及上级党组织决定,进一步推进党的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带头严格执行党内法规,切实担负起执行党内法规的政治责任。
(二)深入推进自然资源领域依法执政
1.进一步加强合法性审查。我局高度重视合法性审查工作,切实做到了领导到位、措施到位、人员到位,特别是在涉及公平竞争审查方面。根据我局制定的《关于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方案》,共梳理2019年12月31前的发文505份、2020年1月1日以来的发文338份,做到了应审尽审、应清尽清、应改尽改。
2.系统梳理法律、法规、政策,提升依法行政效率。我局围绕自然资源和规划管理工作的实际,于2021年11月完成了《达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法规政策汇编》,该汇编含6个分册,共收录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共260余件,合计4000余页。这部汇编手册为全局自然资源和规划管理工作提供了方便,提升了依法行政效率。
(三)重视法治宣传教育,认真贯彻“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
1.深化普法宣传,提升法治意识。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系统在“七五”普法工作的基础上全面部署开展了“八五”普法。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结合自然资源管理实际,我局围绕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贴近基层的普法活动。
2.积极参加普法活动实践。我局分别于2021年7月、12月组织干部职工在“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试平台”参加了“党史教育考试”和“年度学法考试”,全体干部职工均取得了90分以上优秀成绩。2021年12月初,自然资源部组织了线上“自然资源法律法规知识大闯关”活动。我局号召全市自然资源系统干部职工积极踊跃参与。截止活动结束日,全市共有6167人报名参加活动,人均资源币5968,报名人数和人均资源币均位居全省首位。
3.重视培训,深化对依法行政的认识。2021年7月召开了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系统依法行政暨行政复议应诉工作培训会,邀请了省、市有关专家进行精彩讲授,对近年来的行政复议诉讼败诉案件进行了全面的剖析、总结,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整改。通过培训、学习,强化了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系统干部职工“抓执行就是维护法治权威,就是维护公平正义”的理念
四、2022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持续推进,形成氛围。强化依法行政理念,按照八五普法工作要求,充分发挥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带头模范作用,将法治建设工作向纵深推进。
(二)学以致用,活学活用。坚持以上率下、示范带动,将学习普及法律法规融入到日常工作中,通过学习贯彻法律、法规、政策,进一步提升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
(三)统筹结合,注重实效。把法治建设工作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抓紧抓实,统筹推进、合理安排,切实推进法治建设各项工作落地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