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法治政府建设>> 正文

达州市公安局关于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更新时间:2023-03-16 10:14:16   作者:admin   来源:    点击数:

达州市公安局

关于2022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2022年,全市公安机关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及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市委五届二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精神,聚焦市委“157”总体部署,坚持达州公安“1335”总体思路,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安保维稳主线,深化夯基、固安、强警三大工程,狠抓铸魂、卓越、塑形、润警四大计划,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创造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最多访一次、公安政务服务一窗通办、深化执法司法权力运行机制等改革经验在全省推广,探索建立社会治理服务中心被人民日报报道,市公安局被公安部、国家信访局联合表彰为全国公安机关信访工作成绩突出集体,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四川省普法先进单位。

一、压实法治政府建设责任

制定《达州市公安局党委2022年度中心组学习计划》,印发《全市公安机关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宣传工作实施方案》,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本部门党委中心组理论重点学习内容,深入解读、阐释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实践要求。完善中心组学习旁听、巡听督导、通报及检查制度,制定述学、评学、考学实施办法。落实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法全覆盖,市公安局全体民警学习率、参考率、合格率均达到100%。市公安局党委中心组全年集中学习9次,中心组成员全年累计参学率达到95%以上。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本部门八五普法和法律七进的重要内容,深入群众、企业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

二、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

完善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法律风险评估,涉及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审议制度。落实《达州市公安局重大执法事项合法性评估实施办法》等规定,在行使职能过程中、在重大事项决策上无与法律法规相抵触的现象。持续推行法律顾问、专家咨询制度和公众意见采纳情况反馈机制,增强领导决策的科学性。

三、纵深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

聚焦零证明城市建设,推出放管服改革便民利企23条措施,一窗通办在全省率先实现一事跑多窗一窗办多事升级,办件已超500余人次。一网通办4项因涉枪涉密暂未开通网上申报功能外,网上申报开通率达96.5%。企业审批服务流程再度精简,金融机构营业场所安全防范设施建设方案审核时限由20日缩短为15日,民爆作业审批踏勘和专家评估时限由20个工作日缩短至5个工作日。探索实施容缺办,对身份证补换领推行容缺办理甚至零材料办理机制,办结提速60%以上,企业群众办事提供材料减少超30%健全升级一体化平台基础信息配置、事项梳理、证照应用、效能运行、目录编制、一件事一次办等工作,持续推进信息平台建设,对接上线四川公安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开通公安审批服务网上办实现交管业务多点可办、就近快办便利举措,将部分机动车登记业务分流至达州华川汽车销售公司登记服务站办理;联动机动车销售企业于今年分别在通川区、达川区、渠县、开江、万源市共新增设立16个服务站点。持续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域公安政务服务协作,与重庆8个毗邻地区建立警务协作机制,出台保障川东北渝东北一体化发展9项措施。按照市委、市政府印发的川渝通办(第一、二、三批)事项清单,开通27项公安政务服务通办事项,全市设置川渝通办专窗125个,实现川渝公安电子驾驶证全面互认共享,两地户口迁移流程已达最简化,6124名川渝黔居民提供跨省通办户籍业务服务,改革红利惠及开江、梁平、开州等多地群众,实现警务协作与区域发展同步驱动。

四、完善事前事中事后监管

实体化运行市、县公安执法管理委员会,集中研究执法问题,及时研判发现问题苗头,加速执法问题的解决。建成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8个,充分发挥组织协调、联席会商、监督协作、指导办案等职能作用,有效实现了信息共享、案件监督、犯罪预防。积极配合人民政府集中行使行政复议职责,司法责任体系改革成效明显。常态化开展执法活动财物专项审计,坚持开展季、月、日执法巡查、案件评查和反面典型案例剖析工作,落实警情案件三清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执法办案中存在的问题。制定《达州市公安局机关执法办案权责清单》,执法制度不断完善。主动适应以审判为中心的司法体制改革要求,建立常态化的法检公联席会议制度,共同研究解决在执法司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制发《达州市公安机关贯彻执行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实施细则(试行)》,全面核查领导班子及其他成员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情况,在执法办案系统中利用信息化手段予以监督。

五、加强营商环境法保障

认真贯彻全市大抓工业、重抓制造业以及决战四季度、大战一百天部署要求,落实省厅党委制定的《全省公安机关服务保障稳住经济16条措施》,出台《依法保障和服务达州市创建秦巴金融中心10项措施》《2022年全市公安机关保障和服务经济发展8条措施》《全市公安机关服务保障稳住经济20条措施》,为项目建设、企业培育、产业发展提供伴随性保障。精准打造重大项目联络官”“驻企警务室”“园区警务”“白茶护航队”“林业警长等产业园区警务机制,主动让公安职责和任务融入到全市34个省级重点项目、200余个市级重点项目的全环节、全过程。

六、提高突发事件依法处置能力

喜迎二十大、忠诚保平安主题实践活动为牵引,以重要活动、节点、节日三重任务为重点,抓实规定、应急、自选三个动作,细化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三张清单,实现了全年社会稳定目标。市、县两级公安机关成立1个指挥部和11个专项小组及8个分指挥部的“1+11+8”战时指挥体系,成立风控办并实体运行11个风险防控专班,切实打好风险化解攻坚战,化解重点领域、重点群体涉稳风险,抓实教育疏导、人文关怀、矛盾化解、源头管控。深化安防体系建设,争创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并持续巩固创建成果,构建公路、铁路、水域沿线和环省市边界、县城边界、中心镇边界、主城区建成区边界、主城区规划区边界圈层的三线五圈圈层防控体系,切实打好公共安全治理战,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急难险重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

七、加大重点领域执法监管力度

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依法严厉打击各类黑恶犯罪,立案侦办恶势力犯罪集团案件 8起、九类涉恶案件158件,抓获犯罪嫌疑人331人。严厉打击传统侵财犯罪,全市传统侵财案件立案2371起同比下降25.11%,盗窃案件立案1988起同比下降31.42%;全市核破传统侵财犯罪案件1096起,抓获犯罪嫌疑人607人,打掉团伙42个,追赃挽损297.7万元。持续开展严打关注人员突出性违法犯罪,破获省督“1.18” 疆籍跨区域扒窃团伙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8人,核破案件21起,成功摧毁一个疆籍跨区域扒窃团伙。依法严厉打击整治养老诈骗违法犯罪,立案侦办刑侦管辖涉养老诈骗案件126件,破现案125件,积案攻坚1件,涉案金额587.24万余元,追赃挽损226.14万余元,挽损率38.51%,共抓获犯罪嫌疑人24人。开展打击欺诈骗保(医保诈骗)专项行动,共立案侦办8件,破现案5起,积案1起;抓获嫌疑人40人,追缴医保基金97.35万余元。严厉打击文物犯罪,共立案侦办2起,破获2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人,追缴一般文物20件。严厉打击整治涉枪犯罪,全市共立破涉枪案件78件,抓获犯罪嫌疑人126人,收缴枪支153支及大量零配件、制造工具,收缴射钉枪弹近3700发,起诉涉枪犯罪嫌疑人84人。严格落实《达州市法治宣传教育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要求,以八五普法为统领,贯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推进普法宣传实体平台、网络平台、热线平台融合发展。持续完善市禁毒教育基地、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学校、廉政教育基地等8处法治教育场所建设,着力丰富宣传形式和载体。结合宪法宣传周”“学雷锋月” “4.15”等主题宣传活动为抓手,通过网络、电视、禁毒教育基地、主题公园、乡镇文化站等阵地,深入宣传宪法法律和习近平法治思想30余次,不断加强广大群众防电诈、防拐、禁毒、防恐、防邪的法治意识,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

八、持续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紧紧围绕有效处置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的突出问题,畅通与各行政执法部门两法衔接渠道,高规格对接执法司法协作事项。组织召开全市“二十大”安保维稳行刑衔接案件线索研讨会,深入开展法律政策研究,强化执法办案指导,为一线执法提供有力的法治服务保障。率先在全省市级公安机关建设法务集中服务中心,设立市公安执法服务监督中心举报投诉平台,优化群众监督投诉渠道。深入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落实落地,对于交通管制、烟花爆竹禁燃禁放等政务信息及时公开,除涉及国家秘密案件外的行政案件处罚结果一律予以公开,无一件受到公众质疑、投诉。

九、预防调化解矛盾纠纷

建立完善人民调解与治安调解衔接联动机制,成立达州市人民调解协会,下设8个专项委员会,组建市、县两级调解专家库,配备280余名专兼职人民调解员驻所,实现所有派出所全覆盖,专兼职人民调解员直接调解比例达到85%以上,共排查化解矛盾纠纷27085打造社会治理服务中心,构建多元主体参与调解机制,调处率为97.8%,大竹县石河镇社会治理服务中心建设经验在全省推广。同时充分发挥“4+N”(全市信访安保反恐维稳暨基层治理调度会)工作机制作用,加强与市级各部门的沟通协作配合,有效调动各方资源,做好各类利益诉求群体和相关人员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稳控工作。今年以来,共召开“4+N”研判会议44次,会商解决问题200余个,省厅挂牌督办的9件重点矛盾纠纷成功摘牌。


分享到: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Copyright @ 2008 sfj.dazhou.gov.cn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单位:达州市司法局 达州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办公室 版权所有 
电话:(0818)2121341 地址:达州市西外新区永兴路2号市政中心11楼 E-mail:dzssfw@dzssf.gov.cn
公安备案号51170202000231   网站标识码:5117000017  蜀ICP备2021019136号
(浏览本网主页,最佳分辨率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