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0-04-02 15:58:26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
近年来,大竹县深入落实国家司法体制改革部署要求,以综合配套改革为抓手,全面加强基层检察院规范化建设,积极构建“三大机制”、强化“四大引领”、打造“五大平台”,着力推动检察体制改革在基层落地落实,各项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先后被评定为全国一级规范化检察室、全省检察文化示范院、全省政法系统先进集体等。
构建三大机制,筑起司法规范“防火墙”。构建“事前”防范机制。高标准建立提升办案质效机制,强化对办案全流程的集中统一管理。制定《办案流程汇编》《刑事案件办理流程易犯错点提示图》,对办案易错点标注提醒式标识。常态化规范司法行为,制定《常见普通刑事案件相对不起诉标准及实施细则》等10余项制度统一执法办案尺度,防范自由裁量权滥用。
构建“事中”监控机制。为提升公安机关取证质效,创新实施侦查活动监督片长联络制,解决基层派出所办案质量不高问题。针对公安机关强制措施变更和使用不规范问题,制定《关于对刑事案件强制措施监督的实施办法》。为增强监督手段刚性,对公安机关的问题案件实行“点名道案”月通报制度。发出的检察建议、纠正违法均采用案件化办理。
构建“事后”审查机制。制定《案件质量评查实施办法》,做到“三必查”“三书会审”,确保追捕追诉情形无遗漏,有效控制案件瑕疵率。加强内部监督,制定《不捕不诉案件反向审视实施办法》,对不捕、不诉案件7日内开展反向审查和评估。加强内部廉政风险防控,实行部门负责人、分管领导“案件核阅制度”。对员额检察官提出的“量刑建议”,实行部门负责人、检察长(副检察长)分级把关制度。近十年来,无违法违纪案件发生。
强化四大引领,架起管理规范“提升器”。强化党建引领。坚持把重温入党誓词、学习先进典型等作为重要抓手,创新开展“竹检之星”评比,引领广大干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讲政治体现在贯彻上级决策部署的行动上、在抓好主责主业的实效上、在干警的日常言行上。坚持每季度对案件进行“三个效果”评估,做到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近年来,1名干警获得“感动四川检察人物”称号,《以党建为轴“四轮驱动”锻造新时代检察铁军》经验被省院推介。
强化创新引领。突出以办案为中心,积极做优刑事检察、做实民事检察、做强行政检察、做好公益诉讼。深耕刑事检察,在刑检部专设职务犯罪、毒品犯罪、涉众型经济犯罪办案组,精细化办理占全院1/3的这三类案件。同时,注重刑检品牌创建,在公诉打造树匠心、育匠人、出精品的“匠心公诉”,在侦监打造敢较真、敢碰硬、敢亮剑的“侦刀侦枪”。着力公益诉讼,实行“1个员额检察官、2名辅助检察人员、2名司法警察、1名技术人员”的“1+2+2+1”办案模式,成功办理“监督全县中小学校食堂食品安全隐患诉前检察建议案”,被评为“全省公益诉讼十大优秀案例”。
强化管理引领。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创新实行“两清、两督、两罚”,使干警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严格落实司法责任制,领导干部带头办理涉黑恶以及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并通报办案数量。建立公开公平的选人用人机制,确保想干事的有平台,能干事的给舞台,干成事的到前台。
强化考核引领。以奖优罚劣、奖勤罚懒为导向,制定科学的考评细则,将绩效的70%用于目标考核评价权重,30%用于体现监督职能评价权重,客观评价工作实绩,基本解决了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实行“三挂”举措,即班子成员“挂帅出征”,目标任务“挂图作战”,全院干警“挂责问效”,实行一月一督查、一月一通报,狠抓执行落实,倒逼干警“大胆干、主动干、创新干”。
打造五大平台,撑起保障规范“助力器”。打造发展支撑平台。树牢“有为才有位”理念,把县委紧盯的焦点、政府推动的难点、人大监督的重点、政协视察的热点作为服务大局的切入点。近年来,牵头开展城镇饮用水水源综合整治、征地补偿拆迁、打击“两违”建设等工作,为国家节约行政成本2亿余元。
打造人才帮带平台。科学制定人才培养规划,实施“点金”工程,对干警因材施教,分类培养,通过“1+1”或“1+2”师徒传帮带、上派跟班学习等模式“点石成金”。2016年来,先后40余个集体、110余名个人受到县级以上表彰,实现检察精英由“个体化”向“群体化”演进。
打造智慧支撑平台。坚持“实用、管用”原则,积极打造“智慧检务”,按规定建成和使用公、检、法三家电子卷宗协同互联、“三远一网”。设置新媒体工作室,开辟“公益助政”微访谈直播,讲好检察故事,传播好检察声音。开发并建成检察人员分类管理、车辆管理等软件系统,完成安防与考勤一体的安防监控系统,建成公益诉讼情报信息分析研判于一体的办案指挥中心。
打造为民服务平台。充分运用12309检察服务中心,全面强化为民服务工作,做到“人民群众的事最多跑一次”。借鉴“枫桥经验”,创新实施“3321”工作法,即:“三倾听”,听上访人诉求,听上访人家人意见,听附近群众看法;“三公开”,对信访问题公开调查、公开审查、公开答复;“两斗争”,对无理缠访闹访的充分运用法律武器斗争,充分调动其家人朋友与之斗争;“一温暖”,针对上访人家庭实际情况,帮助解决其生活困难,成功化解肖良楷等人进京赴省等一批信访积案。同时,将司法救助与脱贫攻坚、社会治理紧密结合,对司法救助对象及近亲属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和推荐就业,变“输血”为“造血”。对相对不起诉案件实行公开宣告,并创新引入社会服务令,以义工、文明劝导员等形式实现司法惩戒与司法帮扶有机融合。
打造文化育检平台。充分汲取大竹“竹”文化深邃内涵,融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检察职业道德,提炼院训“大道矜察,竹德素检”,让“忠诚、激情、实干、清廉”的竹检精神,融入检察干警的灵魂。把“竹之七品” 融入楼层文化,以环境氛围熏陶人;以“群英荟萃”“党建文化”点亮文化长廊,以先进典型激励人;以“竹城思辨”“侦心诉说法言法语小课堂”为平台,打造个性化法律沙龙,以思辨精神培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