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依法治市>> 正文

达州推动诉源治理实质化 构建社会治理新成效
更新时间:2020-04-08 10:07:59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2019年以来,达州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各项决策部署,通过内外并举、标本兼治,聚合外力,构建以人民调解与行业调解为基础、以社会化调解为核心、以在线调解为方向的诉源治理和多元解纷新格局,进一步提升了社会治理的实效。

构建一盘棋诉源治理大格局。坚持把党的领导作为推进诉源治理工作的根本保证,构建了党委主抓、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良好格局。市委领导亲自部署。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委书记包惠在市委政法工作会上对诉源治理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市委常委会研究确定将诉源治理纳入市委年度工作要点。依法治市重点推进。印发《关于深化诉源治理切实防范化解经济和社会领域矛盾风险的实施意见》,提出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目标和工作要求,制定11条具体措施,将万人起诉率、无讼村(社区)创建等纳入依法治市考核内容。出台《达州市行政复议调解和解办法》,进一步发挥行政复议解决行政争议、化解社会矛盾的作用,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监督和保障各级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县市区党委加强领导各县(市、区)委书记亲自抓、政法委书记具体抓的工作领导机制普遍建立,多途径、多层次安排部署诉源治理相关工作,进一步实现了治理力量从政府绝对主导到政府社会二元互动的转变。渠县县委常委会专题研究诉源治理工作,提出争创矛盾纠纷源头治理示范县目标

筑牢一张网多元解纷体系。推进不同解纷组织之间形成合力、不同解纷手段之间互为补充、不同需求主体自由选择的矛盾纠纷预防化解网络和多层次阶梯式纠纷解决体系建设。集成律师调解、人民调解、商事调解、行业调解、公证、司法鉴定等多元解纷服务资源,打造解纷服务超市注重基层纠纷源头治理。创新打造互联网+微法庭,建立法官服务站1073个,建立村镇先调、法庭兜底模式,加大巡回审判和诉非衔接力度,将家事、邻里和三农等传统民事纠纷化解在诉前。弘扬无讼文化,推进基层群治和群众自治,创建首批无讼村、无讼社区16个。川区探索出五零工作法(零缺位、零激化、零盲区、零积案、零上访),开创形成了基层治理新模式。达川区坚持发扬枫桥经验,充分运用“315”群众工作法,推行主动+联动”“555”(五调五看五评)等调解法。加强重点领域诉源治理。充分发挥外来(民营)企业投诉服务工作站窗口作用,深入排查疫情防控期间涉企矛盾和不稳定因素,及时了解、掌握、调处企业关切和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帮助企业尽可能用非诉方式解决矛盾纠纷。中院与达州市人行、银保监分局签署金融纠纷诉源治理战略协议积极引导解纷渠道。通过专题动漫片《诉讼需谨慎、多元解纠纷》、电台栏目《法治时空》、达州日报《法治经纬》等刊播典型案例,引导群众通过调解方式平息冲突、化解矛盾。组织法律人员定期坐诊,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公证、法律援助等法律服务,畅通利益诉求表达渠道,引导群众选择多元方式解纷。

建立一站式纠纷预防化解平台。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从源头上防范矛盾纠纷产生,促使多数纠纷通过非诉方式及时就地解决,少量诉讼通过调解和解快速解决,疑难纠纷通过精细化审判裁决,各地诉讼增量明显减少,全市经济社会持续保持和谐稳定。多方推进凝聚力量。依托综治中心,整合资源、优化职能,成立县(市、区)矛盾纠纷联合调处中心,推动关口前移、重心下沉,形成多元解纷合力。人民调解等非诉解纷组织全部入驻法院,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立三中心六室。联合市城管、住建、市场监管局、金融协会等部门单位,新建物业管理纠纷、商事纠纷和金融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推进各类纠纷源头预防和妥善化解。建立协调联动机制。推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衔接联动,巩固和加强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的作用,设置一卡通病历式调解档案、建立调解工作日志,提升调解效率和调成概率。强化诉非衔接、用活人民调解,2019年达州全市调解矛盾纠纷达3.5万件,调解成功率达98%,司法确认案件719件。全市法院委派、委托和邀请调解案件13672调解成功率达75.5%加强线上解纷平台建设。充分运用微法院互联网+人民调解等在线调解平台,推行指间诉讼、掌上办案在线申请调解、在线受理调处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非接触式服务贯穿解纷止争全过程。开江县搭建了有事请找我服务群众平台,让群众找得到人、办得了事、顺得了气。疫情发生以来,全市人民调解案件316件,全市法院线上开庭调解成功197,确保疫情期间诉讼不打烊、调解不掉线打造非诉品牌。蔡柏调解工作室”“谭华工作调解室等入驻法院人民调解组织调解案件186件,调解成功案件115件,人民调解品牌效应凸显。通川区开展道交一体化改革试点工作,20195月该平台上线运行以来,已办理纠纷401起,调解成功率达97.3%,理赔金额667.51万元,平均办案周期仅为10天,法院道交事故案件收案比下降41%

分享到: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Copyright @ 2008 sfj.dazhou.gov.cn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单位:达州市司法局 达州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办公室 版权所有 
电话:(0818)2121341 地址:达州市西外新区永兴路2号市政中心11楼 E-mail:dzssfw@dzssf.gov.cn
公安备案号51170202000231   网站标识码:5117000017  蜀ICP备2021019136号
(浏览本网主页,最佳分辨率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