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0-01-09 11:13:39 作者:市委依法治市办秘书科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
面对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人口遽增所带来的一系列矛盾纠纷,通川区新锦社区紧紧围绕“法治引领幸福美丽达州建设”目标,着力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破解纠纷、规范居民行为、建设和谐社区,探索出“零缺位、零激化、零盲区、零积案、零上访”的“五零”工作法,打开了基层治理“金钥匙”。
拓宽法治队伍,组织引领“零缺位”。一是织密法治队伍定“普法人”。建立了以社区干部、网格员、法律顾问、法律宣传员、法律志愿者、法律红袖标、综治巡逻队为成员普法队伍,落实普法职责。二是更新治理思维强“带头人”。社区干部牢固树立法治理念,带头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解决矛盾纠纷和治理难题,真正做到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三是开展培训学习树“职业人”。通过走出去吸收学、定期培训专业学、参加法治讲堂针对学“三学”模式,提高“普法人”法治素养、法治能力,推进法治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
激活法治阵地,援助调解“零激化”。一是建立公共法律服务站,真情服务群众。将法律顾问、包片民警、法治宣传员、法律志愿者整合在公共法律服务站,全天候值班值守,提供法律援助、法律咨询,引导居民用法治思维解决矛盾诉求。二是开设法治大讲堂,耐心教育群众。定期召开法治课堂,精心选取法治案例,邀请“洋专家”和“土专家”给居民授课,在循循善诱中引导居民走上依法办事的道路。三是打造个人调解室,热心帮助群众。培塑“贾召敏个人调解室”,探索“一询、二劝、三调、四解”的人民调解办法。
丰富法治宣传,教育启迪“零盲区”。一是建立法治宣传“会商、统筹、联动”三大机制。采用1+N模式,由社区牵头,辖区单位、企业、楼院40余家单位企业联合响应,会商解决法治宣传事宜,统筹使用各单位资源,联合组成宣传阵容,形成法治宣传强大阵势。二是组建“文艺宣传队伍、小喇叭队伍、网格化队伍”三支法治宣传队伍。文艺宣传队通过重大节日文艺表演、送文化下乡、主题日宣传三种方式进村入户开展法治宣传。小喇叭宣传队利用一个喇叭、一张桌子、一副标语的优势,及时、快捷、生动地宣传法治讯息。网格员队伍发挥熟人、熟地、网络快捷优势,建立微信群,线上线下齐用力,进行立体式法治宣传。三是送法入户关注“老年人、未成年人、特殊人群”三类群体。建立一名弱势人员、一名网格员、一项法律服务“3个一”模式,对特殊群体定时送法进门,解难助困,提供法律政策和法律关怀。
借助“三方评估”、努力化解“零积案”。邀请法律工作人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代表、乡贤志士等三方人员,召开积案听证会、评估会,按照法律精神、释法解惑,借助社会力量,公开化解历年积案。
共享法治成效,平安和谐“零上访”。一是抓民主管理自治化。充分发挥居民公约、小区(楼院)公约的监督约束效应,每年开展“五好户”、“五星户”、“好儿媳”、“好公婆”评选活动,用身边的人和事教育身边的人,用法治助力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二是抓民主决策制度化。坚持重大事宜民事民办、民权民定原则,大力推行“二定三亮”决策干事机制。按照“党委会定方向、居民代表定方案”“二定”方式确定重大事情的可行性、可操作性,达到50%以上赞成方可实施。按照“亮开办法、亮开对象、亮开过程”“三亮”办法对重大行动进行阳光操作,公开公平公正落实各项政策决议,让老百姓明白,让干部清白,确保群众心服口服。三是抓社区治理和谐化。大力开展“创建蝶变”活动,以上级组织在新锦社区开展创建活动为契机,抓住机遇,借力发力,延伸细化,将创建成果提升为社区的综合实力。
(通川区全面依法治区办)